八哥中文网 > 穿成炮灰老寡妇:带着全家去逃荒 > 第214章 青山书院

第214章 青山书院

八哥中文网 www.bgzw.com,最快更新穿成炮灰老寡妇:带着全家去逃荒 !

    虽然她没念过书,但周喜儿觉得,连死去的大哥赵大荣那么个东西都能考中童生,自家男人又如此聪明,只是有些懒,要是自家男人争气,考中那什么童生不是轻而易举?

    见赵五平不甚耐烦,周喜儿憋着火,想起在路上时,自己生了八丫、九丫,虽然赵五平没当着她的面说长道短,但也从来没见过老五抱过八丫九丫。

    周喜儿还骗自己说是路上事多,赵五平没顾及到两个孩子,但到了青竹村后,也没讲过赵五平给过两个娃好脸,这个亲爹,还不如李荷花这个婶娘喜欢两个娃。

    周喜儿看在眼里,恨在心底。

    只是古人愚昧,都以为生孩子全是女人的事情。

    周喜儿觉得是自己不争气,生了两个女儿,才惹来赵五平厌弃。

    因此她纵使心底有怨气,也没张嘴说过此事。

    但现在话赶话,周喜儿倒是未曾多想,一吐为快,质问道:“你这负心的汉子,可怜我为你生儿育女,到头来还成了我的不是!你说!你是不是厌了我和孩子们?才故意和我做对!”

    见周喜儿声泪俱下,赵五平只好柔声开口哄媳妇道:“你看你又多想了,我疼你和孩子们还来不及,咋会厌你们?”

    “那你这个亲爹为啥看都不看八丫、九丫一眼?还没有三嫂用心!”

    周喜儿抹着眼泪,想起自己生孩子的艰辛,更加委屈地反问。

    “哎!我……我每天都忙着开荒,哪里有时间去照顾孩子?”

    赵五平心虚地解释,找了借口糊弄周喜儿。

    其实他心里确实膈应,不过赵五平觉得自己做得还算好的了,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将两个孩子溺死,或者送走。

    周喜儿知道赵五平是在找借口,毕竟赵五平平日再忙,也会找时间陪七郎八郎,还有七丫,怎么到了八丫、九丫这里就不得闲了呢?

    但她没戳穿赵五平,周喜儿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逼急了,让赵五平恼了两个孩子,可就不好了。

    于是周喜儿折腾了一夜,赵五平还是没同意去县城,周喜儿也只好作罢。

    次日一大早,贺传雯带着李荷花、周喜儿,还有大郎、三郎、四丫去县城。

    待到了县城后,李荷花、周喜儿,还有三郎去了书院,贺传雯带着大郎、四丫在小食摊卖烧烤。

    烧烤摊生意依旧火爆,但周围有几个食摊也推出了烧烤。

    虽然他们烤得并没有赵家的香,但胜在更加便宜,一文钱三串,有少部分贪便宜的食客去了其他食摊。

    大郎见此,心里有些不服气,对着贺传雯道:“奶,那些摊贩可真不要脸,学我们做烧烤,有几个常来的客人都去了其他地方。”

    四丫见大郎开了口,也在一旁开口道:“适才我去隔壁几家瞧了瞧,根本没有我们家的香,不过比咱们家的便宜。”

    大郎听完担忧地提议道:“奶,要不咱们也降降价,要不然这些客人都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咋办?”

    贺传雯摇了摇头,心想这两个孩子还是太单纯了。

    她有心想教教两个孩子,便开口询问道:“你们知道为啥咱们的烧烤要比其他几家的香吗?”

    闻言,四丫积极地拍了个马屁道:“因为阿奶的手艺好。”

    贺传雯被四丫逗笑,指着她道:“你这丫头,就会耍贫嘴。”

    四丫伸了伸舌头,顽皮一笑,接着正色道:“是因为咱们家用了好几种香料,还抹了蜂蜜,味道自然要比其他人烤的要好。”

    “正是如此!”贺传雯点了点头,继续询问两个孩子:“咱们家光因为用了蜂蜜,成本就低不了,要是为了挽留客人,降了价,那自然他们都比不过我们家,但咱们家不久亏本了?这样靠亏本做生意,必不能长久。”

    话说到这儿,大郎和四丫也就明白了,二人不再提降价的事情,不过看见其他家学自己卖烧烤总觉得膈应,像是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窃取了一般。

    见此,贺传雯觉得有些好笑,但她并未再开导二人,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两个孩子都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因为今日的烧烤没卖多少,因此,给二郎送去的野菜多了许多。

    同时,李荷花、周喜儿还有三郎去书院应征厨娘和杂役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周喜儿凭借厨艺和讨喜的巧嘴,成功留在书院做厨娘。

    三郎也被书院收了,做书院学子宿舍的房管。

    周喜儿和三郎都要待下月初一,书院正式开张后入书院上工。

    李荷花虽然没被书院看上,但三郎在书院找到了活,她也很高兴了。

    而且家里孩子多,不能没有大人照应,李荷花见周喜儿先选上了,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所以应征厨娘,做饭时,也有些心不在焉,所以才没被选上。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三月初一。

    书院准备好的牌匾早已悬在大门之上,只待鞭炮齐鸣,在众人的道贺中,章青与二郎共同掀开遮挡在牌匾上的红布,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青山书院。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以青山明志,以绿水寓意人才源源不断。

    虽然依山县以前没有学堂,想要念书的孩子都得去熙州或者景州去念书识字,但依山县想要送孩子念书的可不少,而且一经章青游说,不少乡民都送孩子来上学。

    青山书院三月初一,共收学生五十一个,其中包括了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和八郎。

    因为章青体恤百姓贫苦,只收取少量束脩。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经过知县的同意后,县里出钱办了一家名为青山的书舍,专门给学生们提供廉价的笔墨纸砚,以及三千百、四书五经。

    学子们吃住在书院,每月只需出一百文住宿费和五十文餐费即可。

    少了五个小子,赵家没有往日那般热闹,不过大家伙儿每日都有忙活的事情,倒是没时间想东想西的。

    赵家的烧烤摊也步入稳定,虽然周围有不少人模仿赵家烤野菜卖,但因为味道不好,想要解馋的食客吃了其他商贩的烤野菜,觉得还不如自己在山上挖野菜回家煮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