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中文网 www.bgzw.com,最快更新穿越转世的爱恋 !
张明转世的李隆基虽然对唐朝历史非常熟悉,但他深知自己无法改变历史的结局。他明白,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才能前进,如果自己试图改变唐朝的历史走向,未来也将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位来自现代的转生者张明,曾经亲历过武则天时代的血腥宫廷斗争,如今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这些勾心斗角感到陌生。在这场残酷的皇权斗争中,每个人都面临着生死抉择,而他也深刻地认识到,过多的仁慈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为了保护一直追随自己的刘幽求,当刘幽求行至桂州时,桂州都督王晙果断地将其扣留在当地。
此后,尽管崔湜多次下令要求王晙释放刘幽求,但王晙却毫不畏惧,坚决不放手。一个省级官员竟敢如此公然违抗当朝首席宰相的命令,且并未因此遭受罪责,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背后有张明转世的李隆基在默默支持。然而,李隆基不能公开与姑母太平公主决裂,这种暗地较劲的局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朝廷内部的严重分裂程度。
尽管转世后的张明化身为李隆基,并主动揭露了刘幽求,但这一举动并未消除太平公主内心的疑虑,反而促使她加速了造反的步伐。显然,众人皆知李隆基此举乃是弃卒保车之计。
面对如此紧迫的情况该如何应对呢?当然是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于是,太平公主迫不及待地召集了她一手提携的五位宰相,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太平公主首先发表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其核心观点仅有一个:痛斥李隆基这个庶出的杂种,不仅篡位夺权,而且对姑姑不敬。这样的人竟然当上皇帝,实在是天理难容,必须将他废掉。
会议的气氛瞬间被调动了起来,原本沉闷压抑的会议室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在座的宰相们也开始纷纷鼓掌,脸上露出兴奋和激动的神情,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支持太平公主的英明决策,并信誓旦旦地宣称要与李隆基的恶势力斗争到底。
然而,正当众人情绪激昂、群情振奋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响起。宰相陆象先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坚定而严肃,义正言辞地提出了反对意见:“当今皇帝并没有罪过,我们不应该将其废除!”
这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陆象先身上,其中充满了惊讶和疑惑。太平公主更是瞪大了眼睛,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自己亲手推荐的宰相,竟然在如此关键时刻站出来反对自己?
太平公主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愤怒和失望。她无法理解陆象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完全违背了她们之前的约定和计划。她原本以为陆象先是自己最可靠的支持者之一,但现在看来,似乎一切都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料。
当初推荐宰相人选之时,太平公主心中其实早有定论,并无陆象先之名。然而,面对崔湜的恳请与坚持,太平公主虽心有不愿,但终究还是勉为其难地点头应允。岂料事与愿违,这位看似德高望重的老者陆象先竟背叛了他们!太平公主不禁怒火中烧,一双美目恶狠狠地瞪向崔湜,指望着他能够挺身而出,劝服陆象先回心转意。然而,崔湜却只是无奈地摊开双手,示意自己亦无能为力。
因为崔湜虽然做过无数坏事,但他说到底毕竟还是一个文化人啊!他算是一个有着文人理想的坏蛋呢。说起来真是可笑至极,崔湜之所以推荐陆象先担任宰相,并不是为了要和陆象先一起搞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因为他打心底里敬重陆象先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崔湜眼中,陆象先是个清心寡欲之人,其品行高洁,简直就是高人一等(陆公加于人一等)啊!像这样的人,就理应成为宰相才对嘛!
恐怕就算打死太平公主,她也绝对想不到,这个世界竟然已经变得如此疯狂了吧!老鼠居然真的给猫当起了伴娘来啦!而眼前这个与上官婉儿私通、残害神龙五虎、大肆贩卖官职的超级大坏蛋崔湜,他的内心深处竟然还能如此无私地去崇拜一个好人吗?出现这么一个比被雷劈到的概率还要小得多的意外情况,这场会议当然也就没办法再继续开下去喽。
太平公主无奈之下只得宣布此次集会结束,并告知众人改日再做商议关于造反一事。时光荏苒,转眼便来到六月二十四日,太平公主汲取上次惨痛的经验教训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严格筛选,决定重新召集其党羽,再次商讨如何对抗李隆基。
这一次,她邀请到的同党包括四位宰相:萧至忠、崔湜、窦怀贞以及岑羲;此外,还有三位禁军中的将领: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以及右金吾将军李钦。除此之外,更有数位位高权重的其他官员也应邀出席。至于会议的主题,则无需多言,在场众人皆心知肚明。
于是乎,这一次他们省去了诸多繁文缛节,直截了当地确定了两个造反计划。
第一个计划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就是向韦后学习并致以崇高敬意——让崔湜与宫人元氏勾结起来,在李隆基每日必服的赤箭粉中下毒(赤箭粉又称天麻粉,乃是一味中药材)。此计若成,则大事可定;倘若此计不成,那就启用备用方案:于十日之后的七月初四发动政变!届时,太平公主将亲自坐镇指挥,常元楷、李慈等将领则率领羽林军攻打太极宫。同时,窦怀贞、萧至忠等大臣也会率领南衙禁军积极响应,里应外合,共襄盛举!
此番谋划,不可谓不周密。然而,历史的走向究竟会如何发展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就在太平公主一党紧锣密鼓地制定计划之时,李隆基这边也在马不停蹄地筹备着一场政变。曾经被逐出京城的宰相张说、崔日用等人,听闻刘幽求被贬谪后,纷纷不谋而合地劝说起李隆基尽快起事。
张说更是别出心裁,他给李隆基寄去了一把刀,虽然一言未发,但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相比之下,崔日用则更为直白,他毫不犹豫地找了个借口,从被贬之地荆州赶到了长安,当面力劝李隆基采取行动。此时,素有“小半仙”之称的王琚眼见众人情绪激昂,亦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加入了劝说的行列。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隆基竟与当年的李世民如出一辙。平日里,他行事果敢决绝,可偏偏到了这最为关键的时刻,却突然变得优柔寡断起来。
他们其实就是在公然违背老爹的旨意,如果表现得不犹豫一些,恐怕会遭到后世那些迂腐书生们的谩骂和指责,说他们是不孝之人啊!正当张明转世成为李隆基,还在那里故作姿态时,历史上惊人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了。想当年,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一个名叫王晊的人突然向他告发,称李建成正筹划在昆明池设伏击杀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毅然决然地选择先下手为强,发动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
而现在呢,宰相魏知古不知通过何种途径,竟然也获知了太平公主的阴谋,并向李隆基通风报信。于是乎,李隆基同样下定决心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发动了这场先天政变。为何事情会如此惊人地相似呢?这究竟只是单纯的巧合,还是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缘由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各位自行思考吧。如我之前所述,李隆基每日都会在武德殿召见群臣。基于此,这次政变,他打算趁上朝之际,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举铲除干净。
七月三日清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整个长安城。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天背后,隐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阴谋——太平公主正策划一场政变,试图夺取政权。而与此同时,李隆基已经悄然展开了一项并不复杂却至关重要的斩首行动。
李隆基深知时间紧迫,必须果断采取行动。他派遣自己的心腹王毛仲带领三百余名精锐士兵,早早地潜伏在武德殿外的虔化门附近。选择此地并非随意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策。他们担心如果在武德门动手,可能会引起朝堂上太平公主党羽的警觉,从而影响后续计划的顺利实施。
随着上朝时间的临近,李隆基表面上依旧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倾听着百官们的工作汇报。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他却暗中派遣亲信,传达给太平公主的党羽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和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一道密令:前往武德殿觐见自己。
接到皇帝诏令的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却不敢有丝毫违抗。毕竟此时正值上朝期间,皇帝召见臣子谈论政事再正常不过。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遵命前往武德殿。
于是他俩就大摇大摆、昂首挺胸地向着武德殿走了过去,脸上洋溢着自信满满的笑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之心。当他们走到虔化门时,王毛仲竟然带着 300 多个如狼似虎的士兵猛地冲了出来,这些士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凶猛异常,以摧枯拉朽之势瞬间就将这两个毫无防备的冤大头给砍倒在地。
太平公主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力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解决掉了。紧接着,王毛仲又带着这帮杀气腾腾的士兵气势汹汹地杀到了武德殿。此时此刻,正在朝堂之上商议国事的文武百官们看到这群浑身是血、凶神恶煞般的兵哥哥们突然冲了进来,不由得大惊失色,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身体瑟瑟发抖。
然而,还没等坐在龙椅上的李隆基发话,这群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撒开脚丫子就四散逃窜开来。那些年轻一些的官员动作十分敏捷,身手矫健,像兔子一样灵活,他们迅速提起宽大的官服,撸起袖子,撒腿就跑,速度快得惊人,一转眼的功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年老的官员们这下可遭罪了!特别是那些宰相级别的老家伙们,一个个都六七十岁高龄了,平日里走路都颤颤巍巍的,更别说穿着那宽大的官服奔跑了。这不,宰相萧至忠和岑羲才跑了没几步路,当场就被王毛仲砍成了肉酱!而窦怀贞这家伙身体素质倒是稍好一些,居然趁着混乱成功逃出了武德殿。然而,等他一出门却发现满眼都是李隆基的人马时,顿时感到了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我了断。
就在这时,李旦正悠闲地在宫中散步呢,对李隆基发动政变一事全然不知。突然间,他看到一群年轻的官员,边喊着“快跑”边朝自己冲过来,他的身体也下意识地跟着跑了起来。直到众人一口气跑到了承天门,才终于停下脚步。李旦喘着粗气,赶忙询问大家:“咱们不能光哭天抢地的,总得搞清楚到底是谁死了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啊?”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仅仅十天前刚被重新提拔为宰相的郭元振,作为李隆基的忠实支持者,率领着大批士兵包围了过来。他毫不畏惧地站在众人面前,说出了一句极具智慧的话语:“太上皇陛下啊,请放心!皇帝只不过是按照您的旨意去执行任务,处决了窦怀贞等人,并无任何不当之处。而我们这些臣子,则是奉命前来保护太上皇您的安全啊!”
这一番言辞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时对武则天所说的那番话:“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企图谋反,微臣等人已经遵照太子殿下的命令将其处死。”同样都是将罪责推卸给他人,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反正对手已经死去,无法反驳或报复,读再多的史书又有何用呢?只有活学活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啊!
面对如此局面,李旦也别无选择,只能效仿当年的武则天那样,在次日便无奈地放弃了手中的权力,同时搬离宫殿,前往百福殿居住。世事无常,风云变幻,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每一次重演都带来无尽的感慨与思考。
时间一直流逝,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李旦最终还是驾崩了,享年五十五岁。而就在那场政变发生的时候,罪大恶极的太平公主却并不在皇宫之中。因此,当她听闻自己的同党已被尽数诛杀后,尚有足够的时间逃窜。她像一阵风似的,迅速逃进深山老林里躲藏了起来。然而,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三天之后,她终于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际,不得不现身自首。
李旦本希望李隆基能够饶她一命,但李隆基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这个请求。紧接着,李隆基下令将太平公主赐死于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其他党羽共计数十人也一并被处决。七月初六这一天,李隆基登上承天门,向天下宣告大赦。至此,历经整整八年动荡不安的大唐帝国终于恢复了平静与安宁。
张明转世的李隆基通过自己的手段终于让动乱的大唐帝国安定下来了,李隆基终于掌握了皇帝的实际权力,改年号为开元,决心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
此时,唐玄宗虽铲除异党,巩固皇权,但情况并不乐观,在历经了兵变以及朝廷本身混乱、腐败的吏治,朝廷此时如大火之后的楼宇,百废待兴。但唐玄宗精准的眼光,独到的政治思想,使得他成功的任用了一批贤才。
在这些贤才之中,姚崇算是最为突出的,他不仅帮助唐玄宗整治外戚,整顿朝堂;并且还在李隆基的支持之下,成功开展了蝗灾的治理工作。国家在慢慢步入正轨,渐渐地,姚崇的一套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李隆基决心发展法治,于是看中了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
在为政期间,宋璟直言上谏,严于律己,不数私恩,并对姚崇所制定的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适应国家的发展制定了合适的方向。最终,宋璟被张嘉贞接替了位置,而张嘉贞的一套方法不合时宜后,文武双全的张说有取代了他………
对于现代人转世的张明来说管理大唐帝国就像自己管理公司一样,要用到优秀的人才,只有不断地去找到合适的人才才能兴盛大唐帝国,宰相大臣的不断更迭,从侧面反映出,唐玄宗李隆基用人唯贤,赏罚分明,并虚心纳谏,干脆果断。
张明转世的李隆基深知现在的大唐帝国是百废待兴,只有开创仁政才能恢复大唐帝国的国力,在李隆基的一系列改革下,大唐帝国帝国开始恢复了自己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