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中文网 www.bgzw.com,最快更新黄帝内经 !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素问·生气通天论》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素问·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常,永恒的、固定不变的。所谓“起居有常”,是指人的窹起与睡眠休止要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这一方面是指我们的起居作息要相对有规律,另一方面,指我们的起居作息要与自然界的昼夜阴阳交替相吻合。
一、有规律的起居作息
我们之所以要在一天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睡眠规律,就是因为,人的很多功能活动,包括体温的调摄、睡眠的维持、腺体的分泌、肝脏的解毒、胃肠的蠕动、尿液的排泄、月经周期的稳定等等,都在长期的生命进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稳态的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我们的很多功能,都按照生物钟进行着调节。这种生物钟受睡眠的影响最大。人一旦进入了睡眠状态,人体内的很多功能都处于半歇止的状态,不仅四肢的活动、肌肉的张力、血液的供应处于最少的状态,而且,人体的很多器官也因运动与思考的停止而进入工作状态的低运转,如大脑进入休眠,心率开始降低,肾脏维持最低程度的代谢等等。这样一个全身歇息的时刻,也是全身脏腑机能修复的时机。这样,在我们醒来的时候,人体的很多机能才能更好的运转。所以我们有规律的起居作息对维持人体的这些功能都是很重要的。生活的长寿老人,几乎都有按时睡眠的习惯,不会胡乱作息。所以给自己一个稳定的起居作息的点,这就是《黄帝内经》里面的起居有常。
二、与自然同步的卧起规律
在人类近百万年的进化中,生命在为适应自然做不停息的努力与进化,其结果,是逐渐形成了与大自然协调的多种内在生命机制与规律。昼夜的交替是自然界频率最高又最显而易见的规律,人体中包涵着丰富的昼夜变动的“生物钟”,因此,起居有常也包括人体要与自然同步的一种默契,这也是“法于阴阳”的一部分。《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三篇文章,是《素问·生气通天论》,这一篇文章就是论述人体的生命之气即阳气的变化和自然界是通应的,有一段经文是“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我们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中的太阳是一样的,平旦这个时候,随着太阳的升起,我们人体的阳气就开始上升;“日中阳气隆”,到了中午这个时分,自然界阳气最隆盛、最热的时候,我们人体的阳气也是最盛壮的时候;“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到了太阳落山,我们人体的阳气也开始虚了,气门是指的汗孔,汗孔这个时候就开始闭合。所以我们顺应一天当中阳气的升降规律,要“暮而收拒”,到了天黑了以后就要收敛动作,以拒邪于外。“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就是不要这个时候太多的锻炼,也不要触冒、感受雾露之气。“反此三时”,就是我们的起居作息如果与自然界的昼夜交替不同,在别人都起床的时候我开始蒙头大睡了,在别人都睡觉的时候我开始学习、工作等,就叫“反此三时”,这样就导致“形乃困薄”,这个“困”字,是一棵树外加了一个框给它限制住了,是比喻人的生长发育就被局限了,人体的肢体功能就被限制了;“薄”是什么意思,就是虚弱。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体质都差,就一条,熬夜就可以把身体熬垮了。按照《内经》理论我们睡觉应该是几点?晚上十一点,是子时,是应于肾气主闭藏的时间,就应该睡觉了,《素问·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所以如果我们每天晚上两点以后才睡,就会导致阳气、肾气无法闭藏而外泄,慢慢地人体阳气越来越虚。
从临床实际来看,晚睡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气血的耗伤、阳气的损折,轻则导致面色晦暗、月经紊乱、易于感冒、疲劳等亚健康状态的出现,重则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
所以有人说:晚上十二点不睡不要脸,一点不睡不要命;晚上不睡损杀阳气,早上不起封杀阳气。
附:失眠的调理
(一)怎样才算失眠?
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有入睡困难,持续睡眠障碍,或睡眠后没有恢复感,每周三次并持续至少一个月,导致明显的不适或影响了日常生活,非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
根据形式分为——
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三十分钟;
②维持障碍:夜间醒觉次数大于等于两次或凌晨早醒;
③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④总时间缩短:通常小于六小时;
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思睡、乏力等。
(二)失眠的发病知多少
WHO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百分之二十七的人遭受睡眠病症的困扰,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则显示,每年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三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有百分之十七的人为严重失眠,国内研究资料显示严重失眠症的发病率为百分之九点三八。
(三)失眠有哪些情况?
目前关于失眠症没有独立的和通用的分类方法,国际上常用的有三种分类方法:睡眠障碍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疾病国际分类诊断标准以及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这些诊断分类系统对失眠症及其亚型的诊断有交叉重叠,也存在一些差异。
失眠根据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暂性失眠和持久性失眠;
根据治疗的需要将失眠分为急性失眠(病程小于四周)、亚急性失眠(病程四周到六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大于六个月)三类。
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又可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分为器质性病变所致,精神性病变所致等。
(四)我们为什么会失眠?
失眠的病因复杂,一方面与自身的易感素质包括性别、年龄、个性和遗传素质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与外界的特定条件,如生活质量、经济条件、人际关系、睡眠环境等有关。较为常见的原因分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药物应用或戒断等导致醒眠节律失调。
(五)失眠的诊断
失眠症的治疗首先应建立在对患者全面的评估和准确诊断基础之上。
即剔出伪失眠症(失眠与失眠症的不同,仅有睡眠量的减少,而无白天的不适感则不视为失眠;器质性病变所致失眠诸如疼痛、尿频等因素所致;精神性病变所致失眠,诸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应针对原发病进行妥当的治疗)。
(六)失眠认识的误区
①关于睡眠时间
根据需求量,人的睡眠分成长睡眠型:每天需要九~十小时睡眠;中睡眠型:七~八小时;短睡眠型:五~六小时。就象人对食物的需求量有很大区别一样,人类对睡眠的需求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统计学表明大多数人是中睡眠型,老人、孩子、精神神经功能缺陷的人是长睡眠的。而精力体力充沛的人、事业有成就的人,诸如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常常是短睡眠型。世界著名短睡眠者如爱迪生、拿破仑、丘吉尔和周恩来。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曾言,有些时候,健康的观念正好是制造不健康的杀手。由于多数人的睡眠是中睡眠型,所以我们习惯于将睡眠的时间定在六~八小时,因此,很多人会因为睡眠不足六或八小时而烦恼,他会花很多时间辗转床上等待睡眠的到来,岂不知睡眠这事就象钱钟书所言:想请请不来,想赶赶不走。最后搞得自己心情沮丧,睡眠的质量也因情绪的干扰而减低。同时心理学也认为,很多患者失眠后的疲乏、头晕、记忆力减退等全身不适是自我暗示出来的。
因此,临床常见的睡眠误区之一是:我睡眠时间不足,晚上十点半睡,早四点半就醒了,全身很不适。
③关于做梦
人的睡眠分两个阶段,从轻度睡眠(半睡半醒),中度睡眠(睡着但易醒),到深度睡眠(沉睡),这是非做梦睡眠。然后是做梦睡眠,伴随眼睛的不自主运动。两个阶段交替出现,前者大约为一小时,占整个睡眠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七十,后者大约持续十分钟至十五分钟,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有梦睡眠阶段过后,逐渐过渡到轻度睡眠,并周而复始地进入第二周期、第三周期……但在每个周期之间,人会有片刻的醒转,一夜睡眠中的醒转时间大约为十分钟至十二分钟。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可以继续熟睡,而且次日清晨没有夜间醒来的记忆。如果不能继续睡眠,则对梦境有清晰的记忆。因此,做梦是睡眠的正常组成部分。
做梦睡眠对生命体是很重要的。人在深睡眠的时候,心律减慢,体温降低,那个时候,生命处于低代谢状态,对某些脏腑功能低下的患者而言,是有危险的。做梦可以促进腺体分泌,大脑神经活动,肾排尿,肠道蠕动,肌肉新陈代谢,让心率加快,肌肉收缩,体温就上升,人就解脱了危险。因此,做梦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解除人在睡眠时生命指征所处于的危险境界是必须的。诸如,有心脏病的患者,往往会做一些钻山洞方面的梦,在这种梦境中他会梦见自己挤在一个很狭窄的山洞中而难以呼吸,最后惊醒。这种情况,常是由于睡眠导致了心律的降低,加重了心以及其他脏器供血的不足,生命实际上处于一种危险边缘,而梦则及时唤醒了患者,使其逃避了危险。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推测,某些患者在夜间睡眠中死去,可能就是由于他在某一时段没有梦来保护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对抱怨梦多的患者,你为什么还活着,就是因为你还能做梦,有一天你真不做梦了,离死也就不远了。
梦每晚都会光临我们的睡眠,差异只在于有时能意识到,有时则不能。这主要看我们是否在某个睡眠周期中醒来,以及睡眠周期是否中断。研究发现,人如果在某个睡眠周期结束时醒来,梦的内容常常无法被回忆,因为梦的性质属于短期记忆,若不经多次重复或转化为长期记忆,很快就会被遗忘。但如果睡眠周期被打断,此时人又正在做梦,那么这个梦的内容就能被记起来。因此,人在醒后所记得的梦境大多属于最后做的那个梦。
但也有的患者,感觉一整夜都在做梦,这可能是他晚上觉醒的次数比较多,因此有很多的梦被记载下来。
临床误区之二:我晚上睡觉做梦,记得很清楚,这是睡眠不好,因此,白天感到疲乏。
(七)怎样治疗失眠?
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
就一般的医生或病人而言,他选择的治疗次序基本上是与上述排列次序相同。但正确的选择次序应该是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
①行为心理矫正
1)控制睡眠:
①只有浓睡意时才上床。②如十五分钟内不能入睡,则离开床,再有睡意时又回到床上。③无论夜间睡多久,清晨应准时起床。④白天尽量不打瞌睡、不上床睡觉。
2)控制刺激:
治疗包括限制睡前过度兴奋、过度思考问题等,避免烟酒、咖啡因及其他影响睡眠的食物(辛辣、洋葱等)和药物的应用,也包括正常的饮食结构、生活规律、有节律的体育锻炼等。
3)放松训练:先睡心,后睡眼。
是指在睡前进行一系列精神和肌肉的放松活动,包括听舒缓的音乐、意守丹田、自由冥想、咽津、吐纳调息等,使精神、身体放松,内心宁静,情绪平和,达到先睡心,后睡眼的目的。
②自我按摩疗法
由于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位于间脑。因此,用轻柔、节律性强的按揉法按揉印堂、百会(取头部前后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中点)、太阳穴、四神聪(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一寸)等生物钟的体表反射区域,能对大脑皮质系统起到抑制作用,产生睡意。
③睡眠的食疗
(一)下午开始避免刺激性食物与饮品摄入:茶、咖啡、姜、辣椒、酒类等。
(二)饮用有安眠作用的牛奶、豆浆;
(三)半夏秫米汤:适合于舌苔白腻者清半夏十五,生薏苡仁三十,丹参三十,浓煎三十分钟,睡前一消失服。
(四)酸枣仁粥:酸枣仁三十,粳米五十,熬粥。
④西药怎样吃?
化学药物治疗失眠应是失眠的终极疗法,尤其是对成年及老年慢性失眠者,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二是间断给药,每周二~四次。三是短期用药,连续用药不超过三周。四是逐渐停药。五是注意停药后失眠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