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中文网 www.bgzw.com,最快更新大汉龙骑 !
可这世界什么时候有过公平,或许刘澜的话就是公平,毕竟他的身份在这,所以他首先就必须要做到负责到底,不可能也不会给任何人有钻空子的机会,这是刘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以往是留有漏洞,甚至是被有心人专找漏洞,看上去好像滴水不漏,但落实的时候缺少偏向氏族,剥削贫苦,而如今刘澜则与以往不同,尽可能在制定之前将能想到的漏洞全部遏制,不给他们机会,但百密一疏,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完善。
为了应对文人抛出朝令夕改的问题,刘澜提出了有错必纠、有过必改,用刘澜的话,三代之法,后世不可法也,任何政策也许在当时是好政策,但几年几十年之后未必就是良策,反而可能变成毒瘤恶政,在淮南所行之法是良策,至淮北未必就是良策,可能就是恶政,所以刘澜在这些问题之上,是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之权,他们可以根据当地特殊的情况对政策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善,但要进行改变之前,首先需要内阁通过,半年时间,如果有成效,那么就继续实施,一年之后,再次审核,此时首先是以将军府直属于明面上的监察御史前往调查、内阁则会派出监察御史调查、再结合刺史府督邮、县令府督邮的汇报文书、当然初次之外刘澜最关心的还是内卫谍探的调查结果,因为他们的结论才是刘澜评定之前所有结论的根据,如果有出入那么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可如果相差无几,是恶政则废除,毕竟一个人的权势再滔天,也不可能同时买通这么多机构和人员,而如果是良策,那么就彻底实施,当然如果刘澜以为这就能够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了,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尽力而为。
而此时的战场之上,撤退的黄忠虽然得到了孙召的肯定,但越是这样,对武人来说就越是想要和他比试比试,这可不是自不量力,也不是不识大局,只不过是一个想法,并不等于真的要去实施。
但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出现,那他一定要和黄忠比试一下,但绝对不是现在,而是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因为之前的黄忠实在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是个武将,就绝对会不服,要去比较一个高低,比竟这武将可不似文人,谁强谁弱比试一场就一清二楚。
双方的进攻还在继续,而随着黄忠退回之后,他立即率领部队继续发起进攻,本以为将黄忠击退之后,他们就会趁势一句将秣陵军击退,哪里想到黄忠被击退是被击退了,可是他在退回到主力部队后便立即发起了反扑,而之前还在猛烈进攻的江东军瞬间便又承受了他们疯狂的猛扑,本来黄忠觉得他回到中军发起的进攻就算不能如同潮水一般,将被敌军彻底淹没,也一定能够将他们击退。
可让他有些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九江军挡下了他们的进攻,而他们的人数只不过是区区数百人,本来他们的部队就只有两千多,除却三百多弓弩手外,也不敢一千六七人,可问题是经历了几次三番的对决后,部队剩下的人数算上弓弩手也不过只有一千三四百人。
而在正面与他对决的部队只有一千多人,剩下都在防御着杜普,甚至连弓弩手都不得不参与到战场之中,现在对江东军来说才是真正的刀刀见红枪枪见血的时刻,可以说江东军现在的每一名士兵都如同嗜血的猛兽,张着血盆大口,杀他们猛冲了过来,这个时刻才是真正对决的时刻,任何的结果都会导致最终的胜负,每一个人都在坚持,哪怕这样高强度的对决会让他们变得手忙脚乱,可没有一人选择退却,哪怕是在生死关头。
这就是现在两军最真实的一幕,而对于孙召和黄忠来说,此刻出现在两人口中最多的一句话无疑就是顶住,坚持,他们都在不断鼓舞着己军的士气,没人愿意也没有任何人希望就这样战败,那对双方来说都不公平,最少心中都会不服气。
攻势如潮的双方你来我往,不管是黄忠还是孙召都有点发火了,他俩一生气,那下面的士兵就得发威,只一霎那,战场的激烈程度又升级了,虽然九江军士气如虹,但在秣陵军的攻势下,还是不断后退,傲立战场之上的黄忠如同天神一般,手中凤嘴刀横握在胸前,气势惊人。
因为之前黄忠的勇猛表现,在加上此刻后退之后与中军汇合,更是所向披靡,江东军很快便被杀得节节后退,这样的局势如果再保持下去的话,那他们很快就会被击溃,损失必须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只不过黄忠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呢。
在秣陵很多武将都被刘澜要求学习博弈和将棋,尤其是博弈是非常有大局观的,对于将领在指挥作战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而眼下的场面,就完全像是两名国手在博弈,见招拆招好不热闹。
现在两军作战,就是你一子我一子,也许会有一方优势,但想把对方吃掉,那就太困难了,最少现在双方都处在僵持之中,都没有这个胃口,望着战场,损失脸上神情阴晴不定,短暂的交锋,已经付出了江东军数百士兵的战死的代价,而更为关键的是,并没有取得他预想之中的效果,将敌军击退后尘,望着地面倒下的一具具尸骨,除了咬牙切齿之外,就是赶快想办法再度解决眼下不利的局面。
不得不说,双方互相起势,不管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互相交替,已经三个回合,这样的交替占据优势的局面如果不能持续下去的话,那某一方必败无疑,所以他必须要扭转局势,将江东军的势头压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取胜的希望和可能。
孙召再次压阵,助江东军一臂之力,至于能不能像前一次扭转劣势,他不敢保证,但为了江东军,他只能尝试,血战因此再一次上演。
已经占据优势的秣陵军并没有击溃看上去马上就要被压垮江东军,关键还是缺少了一根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所以在最为关键时刻黄忠没能一举突破江东军,反而还使江东军再次站稳了脚跟。
之前看起来已经决定了形式的战争变得逐渐平息,但这一刻一切的平静再一次爆发,战场之上再次响起了震天喊杀声,两军再次爆发出激烈的正面冲突,两军都表现出了各自的顽强,连黄忠和孙召此刻都有点不敢确定照这样再战下去未发生什么样子,但而让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眼下的情况必须改变。
首先这一切都是有问题的,其次正面的进攻与防御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而他们双方却各自经历了一回,所以他们越是经历这样的战斗,就越会明白一件事,到现在战斗早就不是实力决定,要真是这样,那实力更具优势的秣陵军早就取得了其中的胜利,事实上他不仅没有取得必要的胜利,反而还连着失败了两回。
这也是为什么会陷入到与敌军无休止缠斗之中的原因,首先双方拱手互换速度快,但速度快的同时却又是付出了极少的伤亡代价,所以他们相互进攻不管取得多么大的成果,最后都会变成互相消耗。
现在的战场之上,两人心中极不甘心,不管是对于江东军也好还是对于秣陵军也罢,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都超过了五百人,如果不将对面这些部队处死挫骨扬灰,这么能让死去亡魂满意,又如何能向他们的家人有所交代。
他们可都记得军中那首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出自诗经,不知被谁人所改,变成了一首军中朗朗上口的歌谣,虽然识字很多的兄弟觉得不合适,但后来一些学问很大的人,包括主公刘澜都亲自出面,说起描写的根本就不是男女之间,而是同袍战友之间的兄弟情。
而当这首邶风击鼓不知何时响起,一瞬间便响遍了全场,对于秣陵军来说,大多数的士兵都是被要求识字的,虽然只不过是要求认识最基本的蒙学急救等三篇,可大多数人却会一直学习下去,而能学习过诗经的战士,更是有十之四五,可以说这个比例已经相当恐怖了,虽然远远比不了歌谣在军中的推广。
但却必须要承认刘澜在军队中率先扫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这些成就只不过是个开始,接下来刘澜会让越来越多的白丁去学习蒙学三篇,当然这可不算完,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与以往不同,随着纸张技术不断的突破,刘澜也开始了加大推广书籍的出品,如果最初因为纸张的制约,他只能在蒙学上下大力气,那么接下来他终于可以更进一步。
按照汉代氏族学习的习惯,当一名孩童熟练掌握蒙学识字之后,第二步接触的经书一定是孝经,毕竟汉代以孝治天下,可刘澜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独辟蹊径由刘澜亲自拍板并大量量产的许夫子的名作说文解字。
而这部著作的量产说白了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在刘澜的心中他真正要推广的并不是说文解字,如今新学里的夫子祭酒们已经接到了刘澜的要求,编纂一部名为字典的书籍,为此刘澜甚至亲自将与他一道退回秣陵的郑小同为总纂官,按照刘澜意思和思想,字典一定是说文的扩充,他不是什么创新,但一定是补充与完善。
要让百姓识字或许很难,可是有字典就会简单,哪怕他们不识此字,也可查得此字之义,名其理。
当然如果只做纸张的工艺还能够加强,如果印刷还能改善,未来刘澜有信心会有更多的书籍面世,而他所要求的也就不在只是对军队和百姓进行扫盲,而是对父女儿童进行扫盲,甚至是要求蒙学的最低要求。
未来刘澜治下,蒙学、庠序、学校、大学以及太学也就是国子监是最基本的配置,必须做到一个郡要有一座学校,一个县要有一座庠序,每个亭里都必须要有蒙学,当然在这方面的投入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毕竟这些还只是未来才会出现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够按照刘澜所设想的那样给他一个三年时间去发展,他有自信也有信心,保证在他的治下达到扫盲全覆盖,并开始最基本的蒙学启蒙。
刘澜在教育上花了大力气,虽然现在建设趋于两极,一个是大量建设的蒙学以及招募的夫子,其次则是类似郑学的新学成为了刘澜治下所有学子心目中的最高学府,虽然许都的太学依然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但刘澜知道,那里也只不过是距离天子更近,真就学术来说,还真无法与新学抗衡。
但新学绝对不会成为刘澜治下的最高学府,刘澜心目中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也就是太学的进阶,那里将会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学术之所,那里不会存在市侩的出仕途径,哪怕你有傲人的才华,想要出仕,也必须去乡里之间从基层做起。
乡举里表,这是每一名儒家学子都推崇的出仕之道,以前不会被接受,是因为识字率低,有文化有才华的人太少,有一个那一定都是宝贝疙瘩,所以才会出现征辟和孝廉,因为人才实在是太稀缺了。
可是如果按照刘澜的设想,当他不断完善学校制度,不断提高普及下去,那未来一定是不会缺少人才的,所以要执行乡举里表,自然没有人会有二话,至于其他什么井田,施行三代之法,刘澜听到一些腐儒跟他说这些的时候就头大,直接就找个借口离开了,而这类人刘澜当然不会一棒子打死,愿意出仕他也会给予机会,可是如果你把治下治理的混乱不堪,那也就不要怪刘澜不给你面子,管你是什么名声在外的大儒,统统去教学去。